您所在的位置:即墨信息港 > 即墨乡镇 > 灵山镇

铺地毯、喂麦秆、住进冬暖棚!这里的茶叶一亩能卖20多万

发布:2022/3/22 8:35:00  来源:即墨信息港  浏览1622 次  编辑:佚名

刚进腊月门,我们的茶叶就开始采摘了,制成后的茶叶每斤最高4800元…… 近日,记者在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华山镇看到,一排排冬暖式大棚里种的不是水果蔬菜,而是茶树,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摘茶叶。据介绍,经过连续四年的试种,青岛小伙苏正深在即墨摸索出成熟的冬暖大棚种植茶叶技术,全程无公害种植,比一般茶叶提前三个月采摘,每天采摘6茬左右,每亩地产量300斤左右,可以卖出近20万。不过,由于前期投入过高,要收回成本还得五六年。

工人正在采摘

开辟荒山种茶树   连亏四年交学费

如今青岛的天气乍暖还寒,可在苏正深的冬暖大棚里早已经温暖如春,气温到了20多摄氏度。一般种植户的明前茶还未采摘,他们家的头茬茶叶销售已经进入尾声。不仅上市时间比一般茶叶早三个月,口感也很好,一点不愁销路,还没开采早就被订购一空。

从2015年他就到几个种茶地方考察,在考察过程中,首先把日照科研所选育的鲁加一号移植到他的试验大棚中。“除了考察,我还向青岛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多位专家教授请教关于在冬暖大棚里种茶的相关事项,他们给出的结论是即墨这一片的土壤和气温适合种茶叶。”苏正深说。得到专家的肯定,他便更有了干劲。不过,谈起整个种植过程,他也是大倒苦水。在种茶叶之前,苏正深从事茶叶的收购,从农户那里收购新鲜茶叶进行加工。由于每家每户的质量参差不齐,无法保证茶叶的质量,他决定自己承包种植园,专门做出品质高的茶叶。

在崂山找不到一大片地承包,2016年,他在即墨区流转了330亩山地,种植的茶叶也是最新的树种。第一年就遭遇了滑铁卢。当时还采用的大田种植,但是跟茶叶种植广泛的崂山相比,昼夜温差大,晚上气温低,茶树过冬成难题。第一年,春天种下长到秋天都长得特别好,绿油油一片,结果到了第二年的春天,茶树冻死了120多亩,当年损失就超过了150万元。

2017年重新种植,使用了有机肥,却遇到了病虫害问题,当年茶叶基本上没有产量。之后两年也是如此,茶树死了就重新种植,四年时间赔了500多万。

2019年冬天,为了解决茶树过冬的问题,他直接采用了冬暖大棚。一个大棚面积一亩半,每个需要40万元,2019年底种上2020年春天就采茶了。但是第一次采茶也不顺利,十亩地最后炒了不到一斤。“我们尝了尝,味道真好,尝完之后我们就有信心了。” 苏正深说道,“在茶叶种植中使用自制酵素,用生态绿色的方式提升茶叶的品质。虽然茶叶种植方面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我始终充满了信心和热情。”对他来说,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每一天都是崭新的、美好的。

使用腐殖土作为肥料

铺地毯、喂麦秆  用冬暖棚模拟春天

通过四年的尝试,苏正深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管理方法。记者走进冬暖大棚,地面上铺着一层厚厚的毛毯,茶树的两头还长满了杂草。

苏正深说,铺毛毯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保暖,另外一个就是防止茶树中间杂草生长。而茶树两头的空地上,生长的也不是杂草,而是自己种植的苦菜。因为种植的过程中,不打农药,之前就遭遇过大青虫泛滥,茶叶被吃光的情况。相比于茶树而言,大青虫更喜欢吃苦菜,所以就避免了打农药。

随后,他又扒开泥土给记者展示了一下独家肥料配方,这是利用秸秆等制作的土肥料。苏正深说,这也是当时为何一定要自己承包一片茶园的原因。原来收购鲜茶叶的时候,最差的鲜叶都给了我们,茶农家里一两亩地,稍微好点的茶叶自己留着炒了卖,把不好的卖给收购商,所以做出来的茶叶,没有办法控制品质。

在自己的茶园里,他可以实现自己对于理想茶叶的种植。农残做到零,口感方面也提升了不少。茶叶采摘以后,口感香韵醇厚,而且还耐泡,冲泡五六次以后,仍然韵味十足。

茶叶采摘了以后,给之前的客户品尝,也是饱受好评。从腊月开始,他们的茶叶就开始采摘,制作好的茶叶一斤卖4800元。

提起大棚茶,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增产、催产。苏正深说,他的种茶理念有很大差别,他是用冬暖棚模拟春天的环境。白天的温度20多摄氏度,到了晚上温度就会降下来。他们没有通过提高温度或者使用药物,让大棚茶增产。恰恰相反,他们大棚茶相比于常规大田茶,产量并不高。

工人正在采摘

大棚茶叶优点多  品质第一不愁卖

冬暖式大棚茶树种植试点的成功,让苏正深信心倍增。2021年一个大棚的一年产量能有两三百斤,比大田多一倍不止。“有机种植产量本来就不高,大田的有机茶一般一年在一百斤上下”。苏正深说:“大棚产茶周期很长,比大田能多采四个月,一年大概六茬”。

虽然开始营收,但是苏正深的投入还没有收回来,仍差很多。

苏正深说,目前他有6个冬暖大棚,大概20亩地。还有普通的大棚20多个,60多亩。剩下的都是大田茶。由于掌握了育苗技术,现在成熟的大田茶已经耐冻,可以陆续采茶了。但是,整个茶园前后投入了1500多万。

“前期成本太高了,收回来还要不少时间”,不够他有信心,因为现在茶园已经很稳定了,“虽然种茶是个裂变,但是大型农业收入就是慢,种茶的已经倒了一波又一波了,我们回本也还得五年左右了”。

苏正深告诉记者,我国南方因其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和土壤偏酸性,适合茶叶生长。但是多年来,南方茶地施用化肥农药多,一些茶叶口感不如以前了,而在北方一些地区茶叶市场竞争力增强。此外,北方茶叶与南方茶叶相比,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更有品质,口感更好。

苏正深还说,冬暖式大棚茶最大的优点就是上市早,比如春节前的茶叶大部分是秋茶,口感已有所下降,而冬暖式大棚里的茶叶能赶在春节前上市,口感明显比秋茶好,让老百姓在新年伊始就能喝到第一壶新茶。苏正深还表示,现在茶叶有了一大批“粉丝”,一点不愁销路,还没开采早就被订购一空。

工人正在采摘

从船长到茶农,将继续坚守初心

2013年,在船上漂荡了12年的苏正深从船长的岗位上辞职,选择放下5万元月薪的工作,一切回到自己的家乡从零开始,放下了船长的荣耀,离开了熟悉的领域,甘心回到家乡,默默的回到青岛做一名茶农。

从船长到茶农这一角色转变,苏正深没有经历过多少艰难抉择,但外界不解的声音,还是纷至沓来。“其实我也很不理解,这是我喜欢的事情,我为什么不能做呢?”苏正深说,“有的人觉得我这个年纪,不应该过这种生活。那我想问问,这个年纪应该过什么生活呢?” 面对着质疑,他还是毫不犹豫地走上种茶这条路。苏正深说道:“让身边人喝上最高品质的茶叶就是一种最大的幸福,将一直不忘初心,专心做茶。”他还表示,未来还会引进更多的南方品种,提高种植有机标准,让大家都能喝到放心茶。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战“疫”有我——鳌山卫人的责任与担当
·金口镇:做好服务保障项目建设“加速度”
·蓝村街道:围绕“一带、一线、四区”未来
·龙泉街道:高标准推进莲花田园乡村振兴示
·【抗疫故事】党员带头勇毅逆行支援社区抗
·青岛即墨区大信街道:居家不忘安全,线上
·龙泉街道:聚力抗疫,我们在一起!
·金口镇:区委第一巡察组巡察金口镇党委动
·放款周期缩短,多地下调房贷利率
·段泊岚镇:“火线”淬能力,战“疫”显担
·青岛即墨:“项目管家”助力项目大干快上
·即墨“鸟笼村”年产60多万件,电商年销超
·即墨区龙泉街道服务不断档助力经济发展
·满园茶香关不住,每斤售价千元起步!
·龙山街道:着眼“五为”送温暖,文明实践
·大信街道筑牢网格防线,密织疫情防控“红
·通济街道:“疫”线临时党支部筑牢疫情防
·把好北大门,当好“守门人”
·移风店镇坚持“三个一线”防控举措筑牢疫
·未办手续,即墨区田横镇200多平房屋被依
·2022年4月对外停电明细汇总
·即墨区潮海市场监管所及时助力辖区行业复
·青岛市即墨区古城市场监管所:精细化服务
·即墨灵山街道多措并举筑牢疫情防控“环卫
·即墨区段泊岚市场监管所助力企业抗疫复生
·即墨蓝村街道开展垃圾分类复查工作
·即墨区北安街道用“活”公益性岗位助力人
·即墨区北安街道共建单位齐发力战“疫”一
·龙山街道: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防疫发展两不
·段泊岚镇:防疫生产两不误全力以赴谋发展
·房贷利率稳定!青岛首套房主流房贷利率仍
·鳌山卫境内投资12亿打造梅花谷获评“国家
·“阶段性使命完成”!这座东北省会城市官
·青岛即墨:“夫妻档”“母女花”“父子兵
·青岛市即墨区:党建引领凝聚合力筑牢疫情
·青岛市即墨区:“送检上门”助力企业生产
·青岛即墨区:小区居民“宅”家生活丰富
·鳌山卫街道党员干部齐心协力打好防疫阻击
·青岛即墨:爱心企业、热心团体捐赠爱心物
·即墨区潮海街道双管站所队伍筑牢疫情防控
·多地开花!房贷政策利好又加码!这座一线
·即墨潮海:巾帼抗疫勇担当凝心聚力绽芳华
·变“废”为“肥”,即墨区大力实施生物堆
·铺地毯、喂麦秆、住进冬暖棚!这里的茶叶
·通济街道:防疫一线闪耀“志愿红”
·即墨蓝村:“党组织+基地+农户”运作模式
·“流动+自主”即墨市场监管把好“菜篮子
·山东3地部分银行下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灵山街道:冲锋一线锤炼作风坚决打赢疫情
·党旗飘飘,蓝村街道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堡
Copyright © 2003-2009 Shuzi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