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即墨信息港 > 即墨乡镇 > 蓝村镇

走遍即墨——小官庄

发布:2024/12/24 10:27:12  来源:即墨信息港  浏览210 次  编辑:佚名


今年小官庄被选中青岛市市级美丽乡村建设村


许高胡郑黄张曲,共住河流桃源旁。

市级乡村新面貌,今非昔比小官庄。


在即墨,重名率最高的村庄除了“辛庄”就要数“官庄”了。村名带官庄二字的有10个之多,如“北官庄”、“大官庄”、“刘家官庄”、“孙家官庄”等等。


本文来介绍蓝村街道——小官庄村


四年前发表的蓝村大官庄,可点击蓝色字体查看:大官庄




村名由来


据村碑记载:明嘉靖时(1522-1566),许姓迁至官庄东0.6公里处,桃源河东岸立村(实际是桃源河西岸),称小官庄。清同治《即墨县志》标有官庄。


村庄概况


小官庄村位于蓝村街道政府驻地东北2.5公里处,蓝烟铁路西侧,青银高速北侧,是一个三面临河的村庄,位于桃源河和三支渠之间。村庄东与戴家庄、范沟疃相连,西与大官庄相依,南与王家屋子相邻,北与肖家泊子相望。


2018年底全村共有205户,总人口776人。村庄总面积1691亩,其中耕地面积593 亩,居民用地216亩。



居民姓氏


村中主要姓氏为许姓、高姓,还有郑、胡、王、张、黄、曲等姓。


许姓,据许氏族人讲述:先祖自云南迁来,从崂山仰口登陆,来时共有弟兄三人,一人定居小官庄,一人定居平度许家庄,还有一人不知去向。


辈分命名定式为“喜云明德 兆瑞天廷”。




高姓,共有两支,人口多的这一支村中称为“大高”,原籍胶州三里河。


称另一支人口少的为“小高”,据说来自普东。


三里河高姓辈分命名定式自十四世起为:


蔚业徽方振,奕祀绪愈兴


承启昌继世,兹乃雍昭穆


顺德泽明瑞,和善家俊贤


常伦仁为首,隆基恒盛远




胡姓,原籍浙江,只寻得字辈五言“守廷法义昌”。




黄姓,即墨城里支黄氏。


辈分命名定式自十七世起为:


肇象显祖 聿俊淑昆


海邦冠柱 良才浩存




如有失误还望留言指正

其他姓氏资料可留言补充

欲编修族谱可留言联系


村庄原有五座祠堂


许氏祠堂,正房三间,小瓦建筑,有院落,解放后改为民兵连和大队使用,今已无存。


大高氏祠堂,正房三间,有院落,解放后改为学校使用,今已无存。


小高氏祠堂,正房三间,有院落,今已无存。


胡氏祠堂,正房三间,有院落,内有松树,解放后改为学校。本村胡廷耀为老师。




黄氏祠堂,正房五间,因祖上是明朝兵部尚书黄嘉善,所以祠堂规制大了两间,但建筑用料不如其他姓氏的祠堂。今已无存。




节孝碑


在村东南方向的道路边,有龙头节孝碑一通,是为小高氏家族一位守寡的女性所立。所刻何字村人皆已模糊,此碑解放后被毁,今已无存。



民国版地图可以看到村四周有一圈圩子墙


圩子墙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不安,即墨很多有势力的村庄都纷纷筑起圩子墙自保。小官庄圩子墙外的壕沟又深又宽,共分为北大门、东门、西门和南小门。其中北门为主门,大木板子制成的北大门,还配备了四门土炮。后来,随着村庄的规划与扩建,土圩子慢慢都被拆除了。土炮1958年被炼了钢铁,还有被埋入地下的,下落不明。

因为村庄地势低洼,水源丰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庄由旱田改种水稻的历史长达十几年。从那时蓝村大米开始声名远播。


细粉制作也是村中一大特色,当年村里有很多经营制造者。




我发现,尽管即墨大地上这些村庄都有好几百年的悠久历史,但在即墨县志中,它们除了留下一个村庄名字,其余大多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有的只是村里的口口相传。



每个村庄都是一部厚重的书,这区区千百文字不足以体现如有失误还望指正。

 2024年12月11日 15:36 山东

走遍即墨村庄,寻找即墨精彩


走遍即墨
分享即墨的村庄历史,民间故事,古迹遗存.....欢迎投稿,稿件内容限地方民间故事、人文历史,自附作者照片、简介与正文配图。邮箱:15854266296@163.com
207篇原创内容
图片今年小官庄被选中青岛市市级美丽乡村建设村
许高胡郑黄张曲,共住河流桃源旁。
市级乡村新面貌,今非昔比小官庄。

图片

在即墨,重名率最高的村庄除了“辛庄”就要数“官庄”了。村名带官庄二字的有10个之多,如“北官庄”、“大官庄”、“刘家官庄”、“孙家官庄”等等。

本文来介绍蓝村街道——小官庄

四年前发表的蓝村大官庄,可点击蓝色字体查看:大官庄


村名由来

图片

图片

据村碑记载:明嘉靖时(1522-1566),许姓迁至官庄东0.6公里处,桃源河东岸立村(实际是桃源河西岸),称小官庄。清同治《即墨县志》标有官庄。

村庄概况

图片

小官庄村位于蓝村街道政府驻地东北2.5公里处,蓝烟铁路西侧,青银高速北侧,是一个三面临河的村庄,位于桃源河和三支渠之间。村庄东与戴家庄、范沟疃相连,西与大官庄相依,南与王家屋子相邻,北与肖家泊子相望。

2018年底全村共有205户,总人口776人。村庄总面积1691亩,其中耕地面积593 亩,居民用地216亩。

图片图片

居民姓氏

村中主要姓氏为许姓、高姓,还有郑、胡、王、张、黄、曲等姓。

许姓,据许氏族人讲述:先祖自云南迁来,从崂山仰口登陆,来时共有弟兄三人,一人定居小官庄,一人定居平度许家庄,还有一人不知去向。

辈分命名定式为“喜云明德 兆瑞天廷”。


高姓,共有两支,人口多的这一支村中称为“大高”,原籍胶州三里河。

称另一支人口少的为“小高”,据说来自普东。

三里河高姓辈分命名定式自十四世起为:

蔚业徽方振,奕祀绪愈兴

承启昌继世,兹乃雍昭穆

顺德泽明瑞,和善家俊贤

常伦仁为首,隆基恒盛远


胡姓,原籍浙江,只寻得字辈五言“守廷法义昌”。


黄姓,即墨城里支黄氏。

辈分命名定式自十七世起为:

肇象显祖 聿俊淑昆

海邦冠柱 良才浩存


如有失误还望留言指正其他姓氏资料可留言补充欲编修族谱可留言联系图片


祠堂、古迹

村庄原有五座祠堂

许氏祠堂,正房三间,小瓦建筑,有院落,解放后改为民兵连和大队使用,今已无存。

大高氏祠堂,正房三间,有院落,解放后改为学校使用,今已无存。

小高氏祠堂,正房三间,有院落,今已无存。

胡氏祠堂,正房三间,有院落,内有松树,解放后改为学校。本村胡廷耀为老师。

图片

胡氏祠堂旧址

黄氏祠堂,正房五间,因祖上是明朝兵部尚书黄嘉善,所以祠堂规制大了两间,但建筑用料不如其他姓氏的祠堂。今已无存。


节孝碑

在村东南方向的道路边,有龙头节孝碑一通,是为小高氏家族一位守寡的女性所立。所刻何字村人皆已模糊,此碑解放后被毁,今已无存。

图片

民国版地图可以看到村四周有一圈圩子墙

圩子墙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不安,即墨很多有势力的村庄都纷纷筑起圩子墙自保。小官庄圩子墙外的壕沟又深又宽,共分为北大门、东门、西门和南小门。其中北门为主门,大木板子制成的北大门,还配备了四门土炮。后来,随着村庄的规划与扩建,土圩子慢慢都被拆除了。土炮1958年被炼了钢铁,还有被埋入地下的,下落不明。

图片

因为村庄地势低洼,水源丰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庄由旱田改种水稻的历史长达十几年。从那时蓝村大米开始声名远播。

细粉制作也是村中一大特色,当年村里有很多经营制造者。

走遍即墨
,赞6


我发现,尽管即墨大地上这些村庄都有好几百年的悠久历史,但在即墨县志中,它们除了留下一个村庄名字,其余大多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有的只是村里的口口相传。

图片

每个村庄都是一部厚重的书,这区区千百文字不足以体现如有失误还望指正。

写进Blog】 【点评留言】 【在线投稿】 【打印页面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战“疫”有我——鳌山卫人的责任与担当
·金口镇:做好服务保障项目建设“加速度”
·蓝村街道:围绕“一带、一线、四区”未来
·龙泉街道:高标准推进莲花田园乡村振兴示
·【抗疫故事】党员带头勇毅逆行支援社区抗
·青岛即墨区大信街道:居家不忘安全,线上
·龙泉街道:聚力抗疫,我们在一起!
·金口镇:区委第一巡察组巡察金口镇党委动
·放款周期缩短,多地下调房贷利率
·段泊岚镇:“火线”淬能力,战“疫”显担
·青岛即墨:“项目管家”助力项目大干快上
·即墨“鸟笼村”年产60多万件,电商年销超
·即墨区龙泉街道服务不断档助力经济发展
·满园茶香关不住,每斤售价千元起步!
·龙山街道:着眼“五为”送温暖,文明实践
·大信街道筑牢网格防线,密织疫情防控“红
·通济街道:“疫”线临时党支部筑牢疫情防
·把好北大门,当好“守门人”
·移风店镇坚持“三个一线”防控举措筑牢疫
·未办手续,即墨区田横镇200多平房屋被依
·2022年4月对外停电明细汇总
·即墨区潮海市场监管所及时助力辖区行业复
·青岛市即墨区古城市场监管所:精细化服务
·即墨灵山街道多措并举筑牢疫情防控“环卫
·即墨区段泊岚市场监管所助力企业抗疫复生
·即墨蓝村街道开展垃圾分类复查工作
·即墨区北安街道用“活”公益性岗位助力人
·即墨区北安街道共建单位齐发力战“疫”一
·龙山街道: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防疫发展两不
·段泊岚镇:防疫生产两不误全力以赴谋发展
·房贷利率稳定!青岛首套房主流房贷利率仍
·鳌山卫境内投资12亿打造梅花谷获评“国家
·“阶段性使命完成”!这座东北省会城市官
·青岛即墨:“夫妻档”“母女花”“父子兵
·青岛市即墨区:党建引领凝聚合力筑牢疫情
·青岛市即墨区:“送检上门”助力企业生产
·青岛即墨区:小区居民“宅”家生活丰富
·鳌山卫街道党员干部齐心协力打好防疫阻击
·青岛即墨:爱心企业、热心团体捐赠爱心物
·即墨区潮海街道双管站所队伍筑牢疫情防控
·多地开花!房贷政策利好又加码!这座一线
·即墨潮海:巾帼抗疫勇担当凝心聚力绽芳华
·变“废”为“肥”,即墨区大力实施生物堆
·铺地毯、喂麦秆、住进冬暖棚!这里的茶叶
·通济街道:防疫一线闪耀“志愿红”
·即墨蓝村:“党组织+基地+农户”运作模式
·“流动+自主”即墨市场监管把好“菜篮子
·山东3地部分银行下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灵山街道:冲锋一线锤炼作风坚决打赢疫情
·党旗飘飘,蓝村街道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堡
Copyright © 2003-2009 Shuzi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